【科技進步類】三等獎:機制砂品質評價及其制備低粘高強混凝土質量優化成套關鍵技術
2021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科學技術獎已經啟動,歡迎業內企事業單位及從業人員,持續關注協會官方公眾號【混凝土科技獎】的相關信息。
2020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
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科技進步類
獲獎項目展示
2020年度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混凝土科學技術獎工作于2020年6月啟動,至12月圓滿完成。報名期間共收到有效申報項目61項。經過專家評審委員會的初評及終評,共計39個項目獲獎,包括一等獎2項、二等獎15項、三等獎22項,其中“科技進步類”13項、“基礎理論類”2項、“技術革新類”24項。
三等獎項目:機制砂品質評價及其制備低粘高強混凝土質量優化成套關鍵技術
主要完成單位:中建西部建設西南有限公司
中建西部建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隨著國家綠色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推進,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天然砂為不可再生資源,肆意開采將對河道、耕地等造成不可逆的破壞。在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城鎮化建設對混凝土巨大需求的大背景下,機制砂替代天然砂已成為必然趨勢,在2018年國家統計局將“機制砂”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下列機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問題及技術難點亟待解決:
(1)機制砂母巖復雜存在明顯的區域性差異性,導致制備的機制砂品質與質量參差不齊;目前暫無關聯的指標與系統的檢測方法對其分級評價和控制,機制砂混凝土質量波動較大,施工現場質量控制難度較大。
(2)機制砂棱角、粒形、級配對混凝土工作性影響明顯,配制的混凝土易離析、泌水及坍落度損失過快,配合比適應性較差。
(3)機制砂混凝土粘度大、泵送阻力大,增大了泵送施工難度,制備低粘度機制砂混凝土難度大,影響不同區域機制砂混凝土的推廣應用。
為解決上述機制砂及機制砂混凝土應用技術難題,提高機制砂混凝土質量穩定性與施工效率,本項目開展了機制砂特征指標檢測及品質評價方法,功能型外加劑開發以及全級配配合比設計優化技術等三個方面的研究工作,解決母巖與機制砂質量評價、特征指標檢測分級、機制砂配合比設計、機制砂混凝土質量波動,高粘度的技術難題,為當前“一帶一路”戰略下野外基礎設施項目就地取材制備機制砂混凝土提供實施方案和評價依據,提供機制砂的大規模應用的技術支撐,對于推動我國機制砂混凝土質量提升與高性能化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1.開發了機制砂母巖綜合檢測評價方法,提出了基于“分維數”、“棱角系數”幾何評價指標,形成了定量表征機制砂粗糙度、粒形、級配及品質等特性指標,構建了機制砂質量控制與評價體系。
2.采用4-羥丁基乙烯基醚、不飽和酰胺以及不飽和磷酸酯,引入雙氧化還原引發體系,發明了機制砂混凝土用降粘劑,攻克了聚羧酸減水劑復配穩定性差及濃度敏感性等行業難題,實現了水泥漿體屈服應力降低15%~24%,塑性粘度降低10%~25%。
摻入普通降粘劑(左)對比摻入ZJ-NⅢ型混凝土降粘劑(右)
3.基于膠凝材料及砂石骨料的粒度分布差異,完成了水泥、摻合料、砂石骨料全級配設計方法,開發了全級配最優堆積配合比設計與機制砂混凝土制備方法。
近三年,利用項目成果和技術生產制備低粘高強機制砂混凝土153萬方,先后應用于西南“第一高樓”成都“綠地蜀峰468”、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重點項目——華麗高速、廣西“第一高樓”華潤東等大型工程,累計創造經濟效益3530萬元。項目成果不僅保障了工程施工效率與施工質量,也促進國內機制砂的規模化使用,在“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和推廣價值,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成都“綠地蜀峰468”工程巨柱核心鋼結構及巨柱內鋼筋分布圖
項目成果在城市立交橋項目的實施效果
中建西部建設西南有限公司(以下稱“西南公司”)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商品混凝土及相關業務。母公司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為中國建筑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第一家獨立上市的專業化公司和混凝土業務唯一發展平臺。西南公司業務覆蓋四川、重慶、云南、廣西、沈陽等區域,并成功進軍印度尼西亞市場。混凝土年產量超1500萬方,產值超過70億元,年度繳納稅收達2.5億元,是西南地區混凝土行業領軍企業。
自2008年成立以來,西南公司一直秉持開拓進取的發展理念。以做大做強混凝土主業為核心,發展砂石骨料、物流運輸、建筑工業化等產業鏈相關業務,推進多元化發展,基本建立了“技術研發——資源——加工——銷售——服務”的完整產業鏈條。
混凝土業務方面:現有34座現代化環保型預拌廠,混凝土年產能2000萬方以上,業務覆蓋四川、重慶、云南、廣西、沈陽5個區域。公司緊跟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和中國建筑海外業務發展的步伐,在印尼建成投產3座現代化環保型預拌廠,混凝土年產能300萬方以上,參與了雅萬高鐵、美加達等一大批重點基礎設施和房建項目,同時,西南公司正擇機開拓進入泰國、孟加拉、菲律賓等國市場,進一步完善沿海外業務“一帶一路”布局,不斷培育國際市場開拓能力。
產業鏈方面:目前已建成投產1座現代化環保型瀝青廠,1座建筑工業化基地,2個物流公司;同時正在積極推進骨料業務,部分項目已取得階段性成果。
西南公司成立13年以來,作為四川省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企業,憑借過硬的技術實力和良好的服務口碑,在進入成都伊始,便先后填補了當地自密實混凝土、白色清水混凝土批量生產的技術空白。先后為成都國際金融中心、來福士廣場、環球貿易廣場、阿里巴巴西部基地等具有社會廣泛影響的“高、大、特、新”項目提供了數千萬方優質混凝土;同時也是西南第一高樓“蜀峰·綠地468”、昆明第一高樓“西山萬達廣場”、南寧第一高樓“華潤中心”等工程的混凝土主供企業。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