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工程裝配整體式超大疊合墻新型結構體系研發與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會召開
2024年8月8日,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組織(簡稱“協會”)召開了由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海建工建材科技”)、上海建工二建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理工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市建工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完成的“地下工程裝配整體式超大疊合墻新型結構體系研發與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會。
鑒定會現場(線上)
本次成果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上海市混凝土行業協會秘書長鐘偉榮正高、副主任委員北京預制建筑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蔣勤儉正高、湖南大學黃政宇教授、上海寶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兼院長惲燕春、江蘇建聯建筑產業現代化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長樊驊高工、北京市燕通建筑構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志剛正高、上海建科檢驗有限公司主任張儀高工等鑒定委員會專家審閱了鑒定資料,聽取了項目組的工作報告、研究成果報告、項目應用考察報告,并對成果完成單位和考察報告內容進行質詢,最后討論形成了成果鑒定結論。
協會特別副會長王肇嘉向出席本次會議的行業專家和代表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作為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要告別舊有技術體系,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體系發生“質”的變革,“以新促質”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筑基。為促進混凝土與水泥制品行業科技創新,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協會從2017開始組織行業科技成果鑒定與評價工作。王肇嘉希望各位專家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秉持客觀、公正、嚴謹的態度,對項目成果進行全面、深入的評價,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預祝本次科技成果鑒定會取得圓滿成功!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朱敏濤副院長在致辭中對各位專家表示熱烈歡迎。他表示,上海建工建材科技擁有豐富的預制構件生產經驗和強大的預制構件生產能力,擁有完善的科技研發三級體系,技術和產品廣泛應用于超高層建筑、地鐵隧道、市政建設、公共建筑、工業建筑和民用建筑等領域。本項目依托于上海竹園污水廠四期工程,通過產學研合作攻關,將新型裝配整體式超大疊合墻成功應用于地下工程當中,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希望能借本次會議的機會,各位專家多提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幫助完成單位更好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推動以后的項目向更高水平邁進。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貢鑫茹匯報項目情況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的貢鑫茹匯報了本項目研究工作及科技成果。我國城市大型水處理構筑物,大部分具備大跨度、超深、全地下或半地下、大體量、重載、需內支撐圍護系統等特點,工程一般采用現澆結構,現澆混凝土結構需要大量的模板、支架工程,有較高的施工安全和環境污染風險,同時存在需要人力較多、工期較長的缺點,采用預制裝配化是一條有效的解決道路。地下工程大多具有大跨度、超深、大體量、重載等特點,裝配式結構在地下工程的試驗和示范應用尚處于起步階段,常規裝配式結構預制構件重量過重、吊裝安裝施工困難,難以有效發揮預制裝配技術集約、高效等優勢,實現新的技術突破是地下工程建設迫切需求。本項目通過產學研合作技術攻關,創新、豐富、發展了地下工程全裝配超大尺寸疊合墻新型結構體系設計理論和施工關鍵技術,實現地下工程預制構件輕量化、連接簡便化、施工快捷化,并進行工程示范,實現產業化應用,全面提升我國地下工程預制裝配式建筑施工技術。主要研究內容及成果如下:
(1)新型結構體系研究
研發了地下工程全裝配超大尺寸疊合墻新型結構體系:采用“疊合墻+屋面板”,其中屋面板采用預制倒 T 板(含暗梁),節點連接處采用 UHPC 后澆連接,板面整澆層施工,實現大尺寸預制構件輕量化、節點高效澆筑連接,有效解決了大型地下污水處理廠大尺寸預制構件的輕量化問題。
地下工程全裝配超大尺寸疊合墻新型結構體系
通過開展軸拉試驗,揭示了不同類型UHPC的軸拉力學性能及裂縫控制機理,研制了大直徑直錨短搭接節點的高硬化高性能專用材料,避免了結構設計中受正常使用狀態裂縫寬度驗算限制的影響,同時可在鋼筋屈服前與其全程協同工作。
通過開展拉拔試驗,提出了鋼筋與UHPC間粘結應力-滑移關系模型,研發了適合大直徑鋼筋的直錨短連接的技術,為配筋UHPC結構設計中鋼筋最小錨固或搭接長度的確定及配筋UHPC構件非線性有限元分析提供必要的試驗和理論依據。并基于“鋼筋直錨短搭接”,開展了疊合墻新型結構現場靜載試驗和抗震研究,表明結構各方面性能基本等同于全現澆剪力墻結構。
基于“鋼筋直錨短搭接”的疊合墻新型結構抗震研究
(2)生產工藝及關鍵技術研究
針對超大尺寸雙面疊合墻結構特點,研發了超大尺寸雙面疊合墻液壓翻轉裝置、高精度定位裝置,實現混凝土澆搗及構件翻轉聯動一體式無縫銜接的流水線生產,形成了超大尺寸雙面疊合墻機組流水生產線技術。研制超大尺寸疊合墻運輸裝置,安裝拆除方便快捷,通過凹槽內實木鎖定兩側的預制板的受力點,保護疊合墻構件、減少振動。
液壓翻轉裝置
(3)高效施工技術與裝置研究
研制了墻端鋼筋保護支架,實現吊裝過程中對墻端鋼筋有效保護;研制了可伸縮調節式斜撐桿,解決大尺寸構件安裝臨時支撐的問題;研制了智能化調垂尺,實現疊合墻高效、簡潔垂直度調節,形成了裝配整體式超大疊合墻吊裝施工技術。
研制了登高車、馬鞍式無支撐操作架施工技術,高拋法腔內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完成疊合剪力墻腔內混凝土澆筑,形成了裝配整體式超大疊合墻節點澆筑、施工技術。
高拋法腔內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4)密實性檢測技術研究
采用相控陣超聲成像法,實現大面積連續掃描,根據預制構件平立面布置可在現場快速確定墻面的檢測區域,通過水平測線布置及沿線掃描,可根據成像結果快速判別是否存在缺陷,實現疊合墻空腔后澆UHPC的飽滿性檢測。采用敲擊力波法,根據沖擊力波形和回彈力,共同判斷連接節點混凝土的粘結質量以及后澆UHPC的強度發展情況,檢測UHPC連接節點的飽滿性。
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鐘偉榮考察了竹園污水處理廠四期工程,并匯報了本項目技術的應用情況。本項目通過產學研合作技術攻關,研發了地下工程裝配整體式超大疊合墻新型結構體系,形成了超大尺寸疊合墻體、大跨度倒T型樓板的設計方法,實現地下工程預制構件輕量化;研發了預制雙面疊合剪力墻生產工藝及關鍵技術,實現流水線生產,確保工程順暢進行;研發了超大尺寸疊合墻新型結構體系高效施工工藝,解決了地下工程傳統的滿堂高腳手架、高支模及無法搭設腳手架等復雜工況,實現地下工程施工快捷化;上述應用成果保障了項目的順利建設。成果應用情況真實。
各位專家也分別在對項目進行了質詢后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并形成了鑒定結論。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朱敏濤表示評審委員會的肯定是前進的動力,而提出的寶貴意見是改進完善的方向標,并再次向各位專家全面而細致的評審表示了由衷的感謝。
協會王肇嘉會長向完成單位取得的科技成果表示了祝賀。本項目正是響應國家號召,將“產-學-研-用”高質量結合,從新型結構體系設計、全裝配式預制生產技術、高效施工工藝、后澆UHPC密實性檢測技術等多個方面開展研發、進行工程應用,并編制了相關標準,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最后,王會長代表協會向各位專家致以最誠摯的謝意。
本次鑒定會議采取線上會議的形式,由協會副秘書長陳玉博士主持。本次會審結束后,協會將對成果鑒定結果進行公示,公示10天后,如無異議,將向成果完成單位頒發《科技成果鑒定書》。
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網站版權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CCPA各部門以及各分支機構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本站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前必須經本網站同意并注明"來源:"中國混凝土與水泥制品協會(CCPA)"方可進行轉載使用,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的,請注明原文來源地址。如若產生糾紛,本網不承擔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您可能感興趣的文章
更多>>- “輕量化裝配式電力管井研究及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會召開2023-08-15
- “新型裝配式鋼節點混合框架結構及配套體系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會召開2024-03-19
- “裝配式混凝土干式連接多層框架結構技術研究與應用”評審鑒定結果公示2024-12-18
- “裝配式混凝土干式連接多層框架結構技術研究與應用”科技成果鑒定會召開2024-12-19
- “彩色清水混凝土性能精準調控及生產應用關鍵技術研究”科技成果鑒定會召開2023-07-26
- “超高性能混凝土裝飾構件生產及應用關鍵技術研究”科技成果鑒定會召開2023-07-28